136惊变(上)-《三国志之刘备有子刘封》
第(2/3)页
“彦云往后,还是会回长安的罢?”王允设计离间董卓吕布,连环计,凤仪亭,四大美人之貂婵,在后世已经成了一个不朽的传奇,其间几分虚几分实,刘封也是好奇得很。他知道,吕布自朔方败回之后,实力大损,董卓却在李儒的授意下依然对吕布依然信任有加,添兵增甲,一如自己凉州旧属,甚至亲厚尤有过之,也更惹了诸多凉州旧部对吕布嫉恨不已。虽然明知道吕布是出了名的喂不饱的饿狼,毕竟如此重恩礼遇,刘封更是好奇王允能有几分把握“重现”他的这个传奇,是否,真有美人计这么一说。
“并州王氏已为刘公子一扫而空,王凌,自然是回长安了。”王凌笑了笑道,眼角微不可察的一丝黯然,却分明落入了刘封眼中。
刘封便有些犹豫了起来,举杯与王凌致意,掩过了自己的迟疑,停下手,才试探的道:“长安诡异变幻,彦云回去,只怕还是会遭了池鱼之秧罢?既然太原王氏已经一朝覆灭,彦云何不借此机会,隐姓埋名三两年,待天下太平再出世致用?”
“刘公子美意,王凌感激不尽。”王凌从悠悠神思回缓过来,自失的一笑,“事有所不为,有所必为,既蒙刘公子厚德高抬贵手,王凌又怎敢贪生避匿。3且叔父忧心王凌生死,若是王凌一去不回,反分了叔父心神,王凌更是万死难辞其咎了。”
刘封默默点了点头,言尽于此,王凌倒是半点不与自己避讳,想来王允的事,能与他相商与的,也就这个王彦云了,而所谓的回乡奔祭亡父,怕不正是王允的借口,欲要全他一命罢,只是不知王允什么时候行事,自己或许可以趁着长安大乱之际,出兵驱逐李傕郭汜,抢在曹操之前,挟天子以令不臣……
“刘公子?”看着刘封发愣,王凌奇怪的唤了他一声。
“嗯?”刘封回过神了,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挥手示意几个侍卫下去,只有鲍出一直留在左右,“司徒欲行大事,刘封有三两句话,还请彦云转达。”
事实上,当日刘封请动蔡邕欲留王允一子在晋阳,最终在王夫人的坚持下,却没能成行。然而王允叔侄却也各自凛然,直觉刘封似已察觉了自己的心思,只是相关事宜,除了自己叔侄二人,再无第三人参与,又让王允叔侄半信半疑,百思不得其解,一时举棋不定。也因为一直还没得到董卓的真正信任,这事便一直拖延了下来,这一次王凌所谓的回乡祭父,其实却也是王允迷惑董卓的一招,无论如何,王凌事后还是要回到长安,接受董卓的征辟的,王允依然会将自己一家老小的性命交到董卓手中,以换取董卓的信任。虽然王凌回并州之举看似可有可无,却不失为多一道争取董卓的杠杆,须知如此重大举措,哪怕任何丝微之处,都是极可能影响到最终的结局,这也是王凌为何非得再赶回长安去的一个重要原因。
几番试探之下,王凌便也确信,刘封对自己叔侄的心思其实早已了然于胸了,虽然不知道刘封这份认识是从何而来,更不明白自己是哪里出了差子,才让刘封瞧出了破绽来,王凌依然身上凛凛。想天下智者,不知凡几,刘封既然看得出其中虚实,自不信其他人都是瞎子傻子,董卓身边,更不乏才智之士,若是他们也瞧出了端倪来,那后果……
想到此处,王凌不敢有丝毫的怠慢,恭恭敬敬的与刘封深施一礼:“刘公子厚德赐教,王凌敢不洗耳恭听!”
“凉州士民无不视董卓如天人,无董卓,则凉州精锐不过一盘散沙,再不能成事。倘若日后天助大汉,司徒事成,但请司徒网开一面,只诛首恶,从者不论,以免逼狗入穷巷,最终狗急跳墙,反起伤人!”刘封想了想,还是将这话说了出来,却不知自己是怎么心思,若依并州的利益,自然是天下越乱,朝廷越是威仪扫地,走投无路,他的机会也越大。其实这一番话,对刘封来说,却是不智得很。
王凌闻言却是脸上一白,微微一笑道:“刘公子今日赦免了王氏一族,是不是,也是基于同样的心思?”话一出口,便又大悔了起来,无论从哪一点上来说,刘封的这一番话,都是善意的提醒,只是王凌自己刚从鬼门关上回过,内心确确实实也对刘封的网开一面生起感激之心,情同此类,难免便有些神思过敏了起来。脸上一红,起身与刘封深施一礼,歉然道:“王凌惭愧,一时言语无状,请刘公子不要放在心上,如此恩情,王凌必不敢忘!”
刘封也知自己有些用词不当了,对王凌的反问便也不放在心上,淡然一笑,道:“得失权宜,以司徒之智,当不难明白,刘封只怕司徒存了除恶务尽了心思,反伤了自己。”
“多谢刘公子提醒,若是真有成事的一天,王凌一定提请叔父,详加考虑刘公子所言之事!”收起心中的不安,王凌起身长立,深深的与刘封一揖。虽然种种纠葛,他是再难与刘封交上朋友了,只是刘封的这一份情,却让感激不已。
刘封看王凌如此心态,也知这事王允叔侄应有七八分把握了,只是这种事是绝不可能有个确定的时间表了,便也不再多语。拍了拍手,一个侍卫捧着个包上来,刘封也站了起来,与王凌重重的一揖,道:“经着晋阳之变,彦云与我,怕是再难为友了,若再多留你,恐怕徒惹了有心人的猜疑,这里有些盘缠及换洗衣物,彦云俊达之达,想当不会矫情罢?”
这一拜,却是刘封感佩王允能大智大勇,舍家为国之壮举,虽然不知道王允一家在最后长安为李傕郭汜所破时有几人能够逃过这一场劫难,王凌死生如何,他这一次再回长安,怕不正与当年荆轲易水之别,情形有异,壮怀何差!
王凌也感觉到了刘封对自己叔父真正出自内心的敬意,郑重的接过这个包,捧在手中,慨然道:“大恩不言谢,此事无论成败如何,王凌都不忘刘公子今日相送之情!”
刘封转身抬起酒坛,与王凌满上一碗,也给自己添了一碗,递到王凌面前:“彦云此去,生死未知,请满饮这一碗,今日一别,不论日后是敌是友,请彦云记得刘封这个朋友!”
王凌接过酒,鼻息顿时有些急促了起来,深吸一口气,仰头一饮而尽,罢了,却又长长的吐了一声,似着御了千斤重担一般,说不出的轻松,双眸却已染上了血红之色。突然“呯”了一声,将手中之碗,狠狠的砸在地上,激起了千般碎片,四下飞溅,王凌再不发一言,冲刘封重重的抱拳一礼,转身大踏步出了营门而去。
英雄一去,大树飘零。
刘封微微有些失落,只静静的看着地上陶碗碎片,突然自失的笑了起来:“好好了一只碗,干嘛就砸了?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呀!”
试顽的一句话,从他口中出来,却是黯淡无比。
王凌的身影却又折了回来,仿佛没听着刘封这句话一般,只静静的看着他。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