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清晨,王洛闻给众人分发杂粮面包和刚兑换的新碗。其中五个碗,标记了1到5的数字号码,这五个碗是几个小家伙的。 林何小郎,1号碗。 崔敬小郎,2号碗。 赵小娘子,3号碗。 赵小郎,4号碗。 王小娘子,5号碗。 “上面的数字都会念了吗?”王洛闻问。 “回女郎,会了。”几个孩子参差不齐的回。 “这是你们的学生号,以后我不叫你们名字,只叫你们学生号。在我这里,你们以‘新’为姓。谁是新1同学,举手!” “好,新2、新3同学举手。” “不错,新4、新5同学举手。” 王洛闻鼓下掌,欣慰道:“今天我们一边赶路,一边学习《节气歌》。孙四娘、赵大郎也别闲着,跟着一起学。还有,谁先把《节气歌》背诵下来,有吃食奖励。现在我念一句,你们重复一句:一月小寒接大寒。” “一月小寒接大寒。” “二月立春雨水连。” “二月.” 三天后,王洛闻、李特率领十个田奴,回来新农村。 七人是青州郡收的,后添的三个小童是返回途中,在凤阳平原收的。 所以此次共收了八个小童,学生身份编号从新1到新8,五男童三女童。 这一路收集的所有经验全部刷掉,兑换出一间石屋、四间土屋。 四间土屋,在最左首的高粱地边上呈田字格排列。 五男童住一间,孙四娘和三女童住一间。 赵大郎暂时自己住一间,剩下那间做伙房。 新兑换的石屋,位置在王洛闻住的石屋后。由武仆和李氏兄弟俩居住。 原来的土坯屋不再住人,只做伙房。 王洛闻轻描淡写的搬山异能,彻底征服新田奴,他们诚惶诚恐,在他们眼里、心里,这位女郎,根本不是凡人,而是神女! 田奴的敬畏、恐惧与迷信,都是王洛闻躲不开、也刻意制造的。在这个古时代,必须树立一种信仰,才能让田奴死心塌地跟随她!最起码,短期内不会起背叛心思! 她坦然领受众人叩拜后,宣布进入苜蓿收割。此次全员参加,最小的阿秦由李氏带着,也要参加。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