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落 第十九章.十里长亭-《不曾逝去的你》
第(2/3)页
低着头终于走进没有积叶的石崖通道,宽阔的空间尽头是空洞的光,这里已经远离了那片冰雪世界。脚下的路并不湿滑,碎石和鞋子的摩擦声回荡在水影浮动的洞中,他们都不说话,唯恐惊醒沉睡着的未知的生灵,对于陌生且黑暗的地方,人会保有着本能的敬畏。
穿过洞后,豁然开朗,不远处有座小亭立在崖边,他们丝毫不怀疑亭子的稳固,就准备走向其中休息,他们无需思考太多,少年人就是这般敢于迈步。山里行路本是极其消耗体力的事,走一步抵得上在平地里走上四五步,壶中的水早已匀尽,以后的路就要忍受着走过。冷汗贴在他背,湿了大片,头顶却蒸腾着热气,盘腿坐着的他就好似要羽化登仙般,不过他的心跳动得剧烈,闭目修行的他平复着身体的反应。苏鸢倒没多累,陪着世安看亭外那道白练,是飞悬的小瀑,如今水量稀少得听不出声,但飞溅处却挂着小彩虹,此刻一宁才注意到天空中的太阳。太阳啊,如今已穿越了厚厚得云层,再次绽放出它的热烈,只是不温暖,单单只提供着光照,万物都得感谢太阳,即使在感觉不到温度的极寒角落,也带来了名为希望的光明。
歇息片刻,他们又得踏上征途了,山路走过大半,离家不远,甚至在这高山头上能望见低矮的瓦舍,可是目力所及的近并不等同于现实,或许还要花费两个小时才能走出这弯绕。山中路途的成功开辟是前人之功,若想另辟蹊径非得花上多年的功夫,他们若沿着最近的直线行走定会遇到风险,横生遍野的小灌木刺条之类的东西可不敢惹,稍不注意就会弄的遍体鳞伤,安分地走着康庄大道才是正确的选择。
但不久,他们又见到远处立着同样的亭子,在所望的拐角处立得端正,“Ω”形状的大弯道里有着世安急切相见的事物,或许正是因为这种神秘的吸引力才让得世安一路来精神抖擞,没有主动喊过累。
青灰的岩壁中嵌着残缺的大佛,从筋骨中还能看出他曾有的美丽轮廓,莲座下的罗汉菩萨倒完整如初,还能从墨线勾勒中体会到悲悯众生的情怀。其余的角落还有着新雕的弥勒神兽,散落的石砾证明着他们化形不久,定是有位能工巧匠居住在这山林,看护着这些灵物。世安兜兜转转地在这处,学习着石像的神态或身姿,这将成为她向伙伴们炫耀的谈资了。技多不压身,或许有一天她能够参透这石像中的秘法,成为飞檐走壁的女侠呢,他的思绪飘远了些。谁在幼时没有过武侠之梦呢,他自以比书中的主角天资聪颖,随随便便就能够悟透隐秘,一出江湖便成为绝顶的存在,。年少成名确是幻梦,不过这些梦终究是遥远了些,他只得从中挣脱回归于现实。苏鸢陪着世安胡闹着,对于他的妹妹,说得上有爱屋及乌的成分,但他更相信是兴味相投。苏鸢还像个没长大的孩子,他也是如此,不一会儿就被世安请去跟随,世安的愿望他尽力满足,即使手指跟不上思维,僵持着疼痛。
兴味索然之后,他们又向拐角的亭走去,这亭子好像专设供以休憩,连基本的牌匾都没有,更无凿刻“到此一游”的痕迹。在亭上,仍然能够看到那细练从高崖处飘洒,虹已消失在这个视角,但此刻飞掠的白鹤却成为另一道风景,这些风景终究是偶然的,只有高崖陪伴着这略显孤单的小瀑,相互成就。
亭下依旧是崖,“V”形的山路底下有户正升炊烟的人家,那住着的人他不认识,只听过有关于他的传说,那是较久远的故事了,爷爷曾经给他讲过这段过往。
三十年前,石木匠张德民偶然经过这处岩壁,那高大巍峨的石像群震撼着他,为了守住这片净土,便带着她的妻子在这山中隐居起来。没有人知道他的过往,只是在街上招徕做工时才展露出他高超的技艺,他的妻子是一个佛学爱好者,深山里的这处存在正成为他们心中向往的圣地,安身立命之道他们早已熟谙,不久之后这里就建起了小阁楼。他们生活得颇有诗情画意,竹筏渡溪,垂线碧潭,筐鱼摸虾,鸡鸭作伴,这里已被垦出一片乐土。
这里的路就是他重新开辟的,还添置了许多木石产物,那简单而结实的亭子就是他的杰作,大佛旁边的小窟里存在的石像也是他的手笔。只是他如今应该很老了罢,一宁爷爷同时代的人也没剩下几位,他想着还要去拜访这位倔强的老人,虽然只是听闻并无见过,但有着这样追求的老人应当是和善的,应该能讨到水喝。
还不待敲门,门中就走出位俊朗的少年,几句寒暄说明来意后,他就热情地招呼着三人,山里许久都没有人到访,他的神情里无处不透着兴奋之意。另煮了三碗面招待来客,他吃着冷饭炒热的回锅酱,热切地谈着他这些年的经历。
少年名叫柯木,是张师傅收养的传承徒弟。他师娘并无所出,十五年前去县城采办的时候就失踪了,张师傅伤心欲绝,发疯似地寻找她,而他师娘就似乎自此以后就人间蒸发,再也没有任何讯息。张师傅在此后的十五年内在山间修建了十五座长亭,说是待她看见这亭子,就能找到回家的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