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敲门声-《旧日音乐家》


    第(1/3)页

    “‘聚点’位于世界的最高处,世界最初的一批概念与形式从其间源源不断地抛洒而出部分降临到相对低处,化作‘辉光’.”

    “‘辉光’即完整的神性,也是最初的灵感‘辉光’塌缩成各种各样局限的投影,我们无法观察完整神性的原貌,只能在隐秘的启示中,见证神性部分的相位”

    目前致人发疯的原因就在于此,这些在初识神秘之门时就习得的隐知,全成了最渗入灵性深处的污染源!

    利用各种“格”,来毁灭“聚点”?

    为什么作为界源神之首的“不坠之火”会发出这样的谕旨?

    从后世讨论组提炼的理论来看,艺术家的“格”明明是用以对抗失常区的“稳定因素”,为什么在最初密特拉教徒的手段里,成了一种制造颠覆与混乱的因素?

    光是在心底表述这些疑问,范宁都感觉自己的认知在濒临迷失,哪怕自己是作为一名执序者,哪怕已不是第一次受到冲击。

    连最上位者的意图都是如此扭曲疯狂,也难怪后面的这些所谓“祛魅派”、“原旨派”、“蛇派”.即圭多达莱佐、巴赫和斯克里亚宾等人所设想的“道途”,同样是如此扭曲而疯狂!

    关键是,此条“道途”的解读方式之一,即最初由圭多达莱佐设计的“祛魅仪式”,竟然还在第0史得到了执行!难怪“蠕虫”这种莫名其妙的存在,竟然与见证之主的位格同级,“蠕虫”竟然是从“聚点的尸体”上面滋生出来的!

    范宁甚至更无法想明白的是,这些历史长河中的有知者们,也包括自己,多年来所研习的‘辉光’和‘相位’到底是在研习什么东西!

    就算存在某种办法,把神降学会弄出来的这些东西给解决了,但这个世界明明早已从源头就坏了,也猜不到又会从哪里悄无声息地出现更加扭曲、病态的问题!

    “卡洛恩·范·宁,你的担忧和迷茫,是凡俗生物无可避免的,不必因此过度否决自我的认知。”

    波格莱里奇的教导从主位传来,让范宁从危险纷乱的思绪中抬头。

    “崩坏发生之后,你应是做过一些尝试,譬如,试图进一步铺展南国的大历史投影。”

    “不错。”范宁凝目抬头,“能试的我都试过了,没用。”

    投影扩散到一定范围,约之前“河畔庇护所”的两至三倍后,如果继续扩散,就只能造就一些与异常地带共生的“气泡”区域。

    还想再强行扩张,就很快会被更大的混乱同化了。

    范宁也知道,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历史投影里缺乏最核心的“人”,只是一个“铭记之壳”。

    他早在完成《第三交响曲》后就知晓了这个道理。

    甚至设想过有朝一日晋升执序者后,冒着危险去历史长河中打捞一部分上来。
    第(1/3)页